当前位置:主页 > 武当文化 > 丹道修炼 >

修道之人之行为论
栏目分类:丹道修炼   发布日期:2016-06-17   浏览次数:

第一简事,知知其闲要,识其轻重,明其去取,非要非重,皆应绝之,犹人食有酒肉,衣有罗绮,身有名位,财有金玉,此并情欲之余好,非益生之良药,众堵徇之,自致亡败,何迷之甚也。 第二治心,夫心者,一身之主,百神之帅,静则生慧,动则成昏,所以学道之初

  第一简事,知知其闲要,识其轻重,明其去取,非要非重,皆应绝之,犹人食有酒肉,衣有罗绮,身有名位,财有金玉,此并情欲之余好,非益生之良药,众堵徇之,自致亡败,何迷之甚也。

  第二治心,夫心者,一身之主,百神之帅,静则生慧,动则成昏,所以学道之初,须要安坐,收心离境,心无所有,因住不所有,不著一物,自入虚无,心乃合道。

  原其心体,以道为本,但为心神受染,蒙蔽渐深,流浪日久,遂与道隔,若净除心垢,开识神本,名曰修道,无复流浪,与道冥合,安在道中,名曰归根,守根不离,名臼静定,日久病消命复,复而又续,自得知常,知则无所昧,常则无所变,出离生死,实由于此。

  夫欲修真,先去邪僻之行,外事都绝,无以干心,然后内观正觉,觉一念起,即须除灭,随起随灭,务令安静,其次虽非的有贪著,浮游乱想,亦尽灭除,昼夜勤行,须臾不替,唯灭动心,不灭照心,但冥有心,不冥虚心,不依一法,而心常住,法道安心,贵无所著,若执心住空,还是有所,非谓无所,凡住有所,则令心劳,既不合理,又反成病。但心不住物,又得不动,此是真定正基,用此为定,心气调和旷久益轻爽,以此为验,则邪正知矣。定心之上,豁然无复,定心之下,旷然无基。

  除乱而不灭照,守静而不著空,行之有常,自得真见。凡心躁静,其来固久,依戒息心,其事甚难,或息之而不得,或暂得而还失,去?o战,百体汗流,久久柔软,方乃调熟,勿以暂收不得,遂废平生之业。

  少得静已,则行住坐卧之时,涉事喧阂之;处,皆须作意安之,有事无事,常若无心,处静处喧,其志唯一。此心由来依境,未惯独立,乍无所托,难以自安,纵得暂安,还复散乱,随起随制,务令不动,久久调和驯熟,自得安闲,无问昼夜,行住坐卧,及应事之时,常须作意安之,若心得安,即须安养,莫有恼触,少得安闲,即堪自乐,渐渐驯狎,惟益清远。

  如有时事,或然生疑者,且任思量,令事得济,所疑复悟,此亦生意,正根悟己则止,必莫有思,思则以智害性,为子伤本,虽聘一时之俊,终亏万代之业。

  若烦邪乱想,随觉则除。若闻毁誉善恶等事,皆即拨去,莫将心受,受之则心满,心满则道无所居。所有闻见,如不闻见,即是非善恶,不入于心,心不受外,名曰虚心,心不逐外,名曰安心,心安而虚,道自来居。

  内心既无所著,外行亦无所为,非净非秽,故毁誉无从生,非智非愚,故利害无由挠,实则顺中为常,权则与时消息,苟免诸累,是其智也。

  若束心太急,则又成疾,气发狂痴。心若不动,又须放任,宽急得中,常自调适。

  若非时非事,役思强为者,自为不著,终非真学,何耶,心如眼也,纤毫入眼,眼则不安,小事关心,心必动乱,既有动病,难入定门,;是故修道之要,急在除病,病若不除,终难得定。有如良田,荆棘未除,虽下种子,嘉苗不茂,爱欲思虑是心荆棘,若不除剪,定慧不生。

  若心起皆灭,不简是非,永断觉知,入于忘定。若任心所起,一无收制,则与凡夫元来不别。若惟断善恶,心无指归,肆意浮游,待自定者,徒自误尔。若遍行诸事,言心无所染者,於言甚善,于行极非,真学之流,特宜戒此。有心至道者,深生信慕,依戒修行,在终如始,:乃得真道。

来源中国道家养生网 www.daoys.net

相关热词: 修道第一

道教资讯 道教医学 武当特产 养生知识 武当文化 武当影像 武当旅游 武当功夫